光学光电清洗机的使用需根据设备类型(如超声波、激光或溶剂型)调整操作流程,以下是通用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基础操作流程
设备准备
检查电源、气源(如激光清洗机需0.5MPa氮气或洁净空气)及清洗液(去离子水或专用溶剂)是否就位。
确保工作台平整,周围无杂物,穿戴防护装备(护目镜、手套)。
参数设置
超声波清洗机:频率40-80kHz,温度30-50℃,时间5-15分钟(视污渍程度调整)。
激光清洗机:功率、扫描频率(推荐80Hz)及脉冲频率(默认2000)需按工艺要求设定。
样品放置
将光学件置于专用托架中,避免直接接触槽底,确保均匀受力。
激光清洗时需校准红光焦*,确保对准清洗区域。
二、清洗剂选择与维护
溶剂类型
有机溶剂(如三氯乙烯替代品)适用于沥青、油污,需配合超声波使用。
水基清洗剂(含十二烷基硫酸钠、EDTA等)适合金属离子残留,需控制温度40-50℃。
维护要*
定期更换水箱水(每月一次),清理散热网及冷凝器。
溶剂槽需加热至40-60℃以增强溶解效果,并检查超声振荡器状态。
三、安全与注意事项
风险规避
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或含氨清洗剂,以防腐蚀镀膜。
激光设备需检查气阀密封性,防止漏气或漏水。
异常处理
运行中若出现异响或停机,立即断电排查。
镀膜镜片需先测试超声耐受性,避免脱胶或损伤。
四、扩展应用场景
光伏组件清洗:需匹配专用清洗剂及低功率参数,避免损伤硅片绒面。
复杂零件清洗:多槽超声波机(如三氯乙烯→氢氧化钠→高岭土)可分层去除顽固污渍。
通过以上步骤可**完成清洗,同时延长设备寿命。不同型号需参考具体手册调整参数。


